三國演義里告密的唐周是個什麼人物?究竟他為何要告密?

三國演義里告密的唐周是個什麼人物?究竟他為何要告密?

唐周應該是三國中的一個跑龍套的小人物,在黃巾起義這段故事中,人們記住最多的還是三張,以及張曼成、波才、程遠志等,甚至是周倉。後來讀了一些文字,覺得馬元義和唐周算的上張角的心腹之人,左膀右臂,但是兩個人的命運有各不相同。

其實,馬元義和唐周二人都是很清楚張角所謂的醫術是否真的有那麼神奇,有些時候,為了達到一個宏偉目標,是需要故意製造一些神跡出現的,從張角到洪秀全,無不都是走的這條道路,他們也甚至只有這樣,才能聚攏人心。

還記得頑主里有這麼一句話,凡是有人的地方,就分左中右,這句話說的很到位。就在張角準備行大事之時,他的內部去發生了分裂。唐周就是這個投降派,他把張角的反義告訴了朝廷。面對官方的圍剿,張角不得不倉促應對,節節敗退,而此時的馬元義卻是我們敬仰的忠誠之人,他在掩護張角時被服,而且在各種威逼利誘之下,仍巋然不動,最後被車裂而死。

有人說,唐周是余則成,也有人說馬元義睡了唐周的妹妹,反正看了半天,確實也沒找到唐周為什麼要告密的原因。各種記載也是言簡意賅,感覺上沒有什麼大的八卦,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唐周在黃巾起義這段歷史中絕不是一個跑龍套的,要不是他的反水,我想張角的計劃可能會更完美一些,不過這一波黃巾賊確實把東漢的一潭死水攪渾了不少,也才有了我們後來津津樂道的三國鼎立。

唐周是黃巾軍的成員,張角的一個弟子,角哥派往京城的信使,然而他到京城後叛變,向大漢告發張角要發動黃巾起義,使張角失去了在朝廷的內應,讓漢王朝有了準備的時間,張角不得不倉促起事。直接導致黃巾起義的失敗。

當年張角入山採藥,遇「南華老仙」,授之《太平要術》,遂開始「散施符水」念咒治病,還能「呼風喚雨」,自稱「太平道人」,「大賢良師」,創太平道,又名「黃老道」,偏巧這個時候,漢朝爆發了一場較大的瘟疫,於是機會來了,每個道士都應該算半個醫生吧。他積極救治災民。宣傳教義,同時結交十常侍,是自己的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組織。我覺得此時應該算他人生的輝煌時刻吧,教徒廣布天下。不管出於什麼原因,他想要藉此機會起義,當然也有人認為是造反這點我們在這不做爭執,經過精心思考,張角也有了個成功機會比較大的計劃。

但這時候唐周出現了,我思考吧,這個人很有可能是官方打入黃巾的間諜,首先他的反應過於快了,一知道計劃立馬就告密,對於黃巾的核心人員來說就沒一點猶豫,第二,漢朝的對於他的相信度,你想一點沒有經過調查,直接對一個宗教首領下手,難道只要靠一個他弟子身份就可以確定了嗎?還有漢朝不可能對於一個黃巾這麼大的宗教組織沒有任何防備。最後,對於唐周告密後,下落不明,這一點值得推敲。對於告密者沒有一點的獎賞,有點奇怪,我所以認為唐周就是朝廷的間諜。

當然張角能多活那麼二十年也許還有機會,可惜起義的同年他就死了。張角死的太突然,黃巾中竟無人能代替,唯一有機會的他的兩個弟弟,也很快戰死了。這下好了。本來抱成一團還有機會,現在領頭沒了。黃巾由農民組成的部隊本質也出現了,起義嘛,有人約束還好,沒人帶頭就成了土匪了,大的被官軍剿滅,小的佔山為王。就這樣起義同年十月被撲滅。客觀的說張角很了不起,至少在宗教方面,很少有人能超越他。而且對於後世也有異常大的影響。

我曾看過本叫三國演義前傳的書,大致說唐周原本是一個佔山為王的土匪,因為思想與黃巾背道而馳,所以就向漢朝告密。然後皇帝招見他了,封了個官就馬上叫它去招安張角,然後張角看到他時還和往常一樣,極力掩蓋住了他的唐周的仇恨和殺心裝作什麼事都沒有發生,然後給了一封信給他,讓他帶回去,到了,大殿之上皇帝讓他讀那封信,於是唐周讀了,但是還沒讀到一半就沒敢往下讀了,因為信裡面把漢帝噴成了狗,當著滿朝文武的面,漢帝的臉都氣紅了,還沒辦法反駁,因為信里說的都是事實,於是把唐周剁了。。。

當然還有野史記載說馬元義搶了唐周喜歡的妹子,唐周氣不過就去告密了。

附黃巾軍將領

黃巾軍聖女——張寧 黃巾軍宣傳使——馬元義 黃巾軍天公將軍——張角 黃巾軍張角軍將領——裴元紹 黃巾軍張角軍將領——周倉 黃巾軍地公將軍——張寶 黃巾軍張寶軍將領——高升 黃巾軍張寶軍將領——嚴政 黃巾軍人公將軍——張梁 黃巾軍張梁軍將領——陶升 黃巾軍張梁軍將領——吳桓 黃巾軍荊州郡渠帥「上天使」——張曼成 黃巾軍荊州郡將領——孫夏 黃巾軍青州郡將領兼軍師——卜已 黃巾軍青州郡渠帥——張牛角 黃巾軍青州郡將領——管亥 黃巾軍青州郡將領——卞喜 黃巾軍幽州郡渠帥——黃龍 黃巾軍幽州郡將領——程遠志 黃巾軍幽州郡將領——鄧茂 黃巾軍益州郡渠帥——馬相 黃巾軍益州郡將領——趙祗 黃巾軍潁川汝南黃巾渠帥--黃邵 黃巾軍潁川部將領——張闓 黃巾軍潁川部將領——何儀 黃巾軍潁川部將領——何曼 黃巾軍汝南部將領——劉辟 黃巾軍汝南部將領——龔都 黃巾軍白波軍首領——波才 黃巾軍白波軍副首領——彭脫 黃巾軍白波軍副首領——楊奉 黃巾軍白波部將領兼軍師——郭白太 黃巾軍白波軍將領——李樂 黃巾軍白波軍將領——韓暹 黃巾軍白波軍將領——彭脫 黃巾軍黑山軍首領——張燕 黃巾軍副首領黑山軍——於毒 黃巾軍副首領黑山軍——眭固 黃巾軍黑山軍將領兼軍師——楊鳳。

小人物利益的誘惑黃巾起義是為了什麼?頂層的人利用農民的不滿完成自己的稱霸大業,而下層的農民只是為了活命而已。在我國歷史中很多朝代都是亡於農民起義,但是最後的掌權者缺往往不是農民,歷史課本後總會加一句農民階級的局限性。太平天國是農民起義的最高峰,但是擺脫不了對榮華富貴的渴望,總是會敗在享受貪婪中。

唐周作為黃巾軍的一份子,他要的只是當官發財,無論是官還是財都在官府的手裡,起義拚命是為了活下去,而告密不用拚命就可以獲得升官發財,對於一個沒有遠大理想、也不再權利中心的小人物而言,眼前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。

只是一個過場人物,消失是必然的這個人的出現只是說明了黃巾起義必然失敗,歷史或者歷史小說永遠只會寫那些成功的人或者與成功人相關的人(正面、反面),其他的人都是一筆帶過。

唐周唐周,黃巾軍的成員,張角弟子,派往京城的信使,然而他到京城後叛變,向漢王朝告發張角要發動黃巾起義,使張角失去了在朝廷的內應,讓漢王朝有了準備的時間,張角不得不倉促起事.直接導致黃巾起義的失敗。

《後漢書 皇甫嵩朱儁列傳》載"中平元年,大方馬元義等先收荊、揚數萬人,期會發於鄴。元義素往來京師,以中常侍封諝、徐奉等為內應,約以三月五日內外俱起。未及作亂,而張角弟子濟南唐周上書告之,於是車裂元義於洛陽。靈帝以周章下三公、司隸,使鉤盾令周斌將三府掾屬,案驗宮省直衛及百姓有事角道者,誅殺千餘人,推考冀州,逐捕角等。"

《後漢紀·靈帝紀》:中平元年(甲子、一八四)春正月,鉅鹿人張角謀反。 初,角弟良,弟寶自稱大醫,事善道,疾病者輒跪拜首過,病者頗愈,轉相誑耀。十餘年間,弟子數十萬人,周遍天下,置三十六坊,各有所主。期三月五日起兵,同時俱發。角弟子濟陰人唐客上書告角,天子遣使者捕角。角等知事已露,因晨夜敕諸坊,促令起兵。

《英雄曹操》中唐周

《資治通鑒·卷五八·孝靈皇帝中中平元年(甲子,公元一八四年)》:春,角弟子濟南唐周上書告之。於是收馬元義,車裂於雒陽。詔三公、司隸案驗宮省直衛及百姓有事角道者,誅殺千餘人;下冀州逐捕角等。角等知事已露,晨夜馳敕諸方,一時俱起,皆著黃巾以為標幟,故時人謂之"黃巾賊"。二月,角自稱天公將軍,角弟寶稱地公將軍,寶弟梁稱人公將軍,所在燔燒官府,劫略聚邑,州郡失據,長吏多逃亡;旬月之間,天下響應,京師震動。安平、甘陵人各執其王應賊。

作者:冷清先生,個人歷史科研成果科,嚴禁抄襲剽竊。

唐周又稱堂周、唐州,袁宏《後漢紀》作唐客,濟南(《後漢紀》作濟陰)人。漢末黃巾軍領袖張角的弟子。在張角舉事前,被張角派往洛陽,向朝中的內應:宦官封諝、徐奉通報軍情。不料唐周走到半道,直接向中書省告密,揭發張角造反的事情。結果,內應馬元義等人被抓捕殺害。

《後漢書、皇甫嵩朱雋列傳》:「中平元年,大方馬元義等先收荊、楊數萬人,期會發與鄴。元義素往京師,以中常侍封諝、徐奉等為內應,約以三月五日內外俱起。未及作亂,而張角弟子濟南唐周上書告之,於是車裂元義於洛陽。」

唐周到底是個什麼人,典籍沒有詳細記載。有人懷疑唐周是朝廷的卧底,確是有這種可能性。在張角以三月五日舉事之前,唐周向朝廷揭發告密,肯定不是巧合。張角大弟子馬元義大坊,及朝廷中內應封諝、徐奉等皆被斬,張角不得不提前發動起義。這也是張角起義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。

漢朝之衰始於張角,剿滅張角造成軍閥割據,軍閥混戰導致三分天下。正統的歷史學家,把漢朝滅亡歸納為人禍:「多位漢帝年幼、外戚專權、宦官參政、張角起義、軍閥混戰。」「漢帝年幼、外戚專權、宦官參政」,都屬於宮廷內鬥,地方官員和軍閥等並無權參與,這叫做亂上而不亂下。那麼導致張角起義的原因到底是什麼?

導致張角起義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災害,而這個自然災害就是漢末大瘟疫。漢末大瘟疫,在典籍中沒有專門的記載,但是在典籍中有間接的記載,在很多人的傳記中,和很多人的作品中都有間接記載。漢末大瘟疫據考證,是一種死亡率極高的傷寒、瘧疾、霍亂等。

比如曹操詩歌《蒿里行》:「鎧甲生蟣虱,萬姓以死亡。白骨露於野,千里無雞鳴。」東漢末的瘟疫傷寒,學名叫斑症傷寒,傳播的渠道就是虱子。而瘧疾的傳播是蚊蟲叮咬,霍亂則源自水源污染。根據曹操的《蒿里行》:「生民百遺一,念之斷人腸。」說明這場東亞大瘟疫,死人之多,瘟疫的重災區,死亡率高達九成。

既然爆發了大瘟疫,必然需要大量的醫生,東漢末年就誕生了中醫的「建安三神醫」,華佗、張仲景、董奉。據唐代《名醫傳》記載,張仲景家族,在瘟疫(傷寒)爆發前,有人口一百多人,幾年就死的剩下二三十個人了,所以張仲景就勵志鑽研,行醫治病,著有專著《傷寒雜病論》。華佗後來被曹操懷疑而殺害,董奉隱居山林種杏換錢買米救民。

大瘟疫的出現,需要大批醫生,有神醫就有庸醫,而且有巫醫術士,也有道士騙子,真的是魚龍混雜。瘟疫流行導致治病防病的需求巨大,略懂醫術的張角三兄弟就成了氣候。

張角,鉅鹿人,懂得一點醫術,得到道人于吉所傳《太平經》。于吉是道人,琅琊人,瘟疫爆發時,以撒播符水治病。張角失敗後,于吉在江東廣施符水,人稱神仙,信徒甚眾。孫策吸取張角起義的教訓,不顧將臣及母親的勸告,堅決的殺了于吉,後孫策被刺殺,可能和于吉信徒也有關係。

《後漢紀、靈帝紀》:「中平元年(184年),春正月,鉅鹿人張角謀反。初,角弟良、弟寶自稱大醫,事善道,疾病者輒跪拜首過,病者頗愈,轉相誑耀。十餘年間,弟子數十萬,周遍天下,置三十六坊,各有所主。期三月五日起兵,用時俱發。角弟子濟陰人唐客上書告角,天子遣使者捕角。角等知事已露,因晨夜敕諸坊,促令起兵。」

在古代醫學不發達,人民都不明白瘟疫的原理,治病防病的需求,催生大批神醫名醫醫生的同時,也造就了大批道士術士騙子,張角兄弟三人粗通醫術,治病傳道。治不好病,就是死了是天命;治好病就說是天師治好的,不說是藥物治好的,就勸人入道,人數眾多則造反。

所以東漢的滅亡,並不完全是「宮廷鬥爭」造成的,造成東漢末年大動蕩的根源是,東漢末年的大瘟疫誘發的。首先是天災(大瘟疫),接著是人禍(張角起義),然後是軍閥割據混戰。漢朝之亡,非亡於橫徵暴斂,非亡於宮廷鬥爭,殆亡於天災(瘟疫)人禍(張角)軍閥割據(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。)

謝邀。

唐周在《三國演義》里出場很早,在第一回里就出現了,因為是個小人物,所以出來後就不知所蹤。但是這傢伙做出的事卻不一般,不然,東漢的接班人可能就會姓張,這樣也可以填補一項空白----打破沒有姓張的人當皇帝的紀錄。可惜,天不遂人願,張家三兄弟(張角,張寶,張梁)想干一番大事的心愿隨著這唐周的告密最後功敗垂成。熟話說「秀才造反,三年不成」,這拉大旗喊口號幹革命的張角原來就是個不第秀才。一切的一切都是壞事壞在唐周那個叛徒的那張破嘴上。可能唐周為東漢政府立功後就被殺人滅口了,因為告密的叛徒在哪裡都不受人待見的。可是張角革命雖未成功,但是不乏仿效者,過了691年後,又一個落第秀才轟轟烈烈的干起了革命,他就是唐朝那個「他年我若為青帝,報與桃花一處開」的黃巢。

人多時,自然什麼樣人都會有的。否則抗戰時,也不會出現那麼多漢奸了,你說是不是?

推薦閱讀:

相关文章

食譜》零失敗蒸蛋在家就能做!完美比例、時間火侯一次公開,多做1步驟綿密光滑無坑洞
电信固话资费表:详尽解析
365网站打不开了

电信固话资费表:详尽解析

🕒 07-15 👁️ 1666
英雄25人荻花圣殿卓婉清攻略
bet5365亚洲版

英雄25人荻花圣殿卓婉清攻略

🕒 07-22 👁️ 934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