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轨为齐州别驾,考绩连最。高祖征轨入朝,父老相送者各挥泣曰:别驾在官,水火不与百姓交,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。公清若水,请酌一杯水奉饯。轨受而饮之。令狐熙为沧州刺史,风教大治。开皇四年,高祖幸雒阳,熙之朝,吏民恐其迁易,悲泣于道。及熙复还,百姓出境迎谒,欢叫盈路。八年,徙为河北道行台度支尚书,吏民追思,立碑颂德。
王仁恭为汲郡太守,有能名。迁信都太守,汲郡吏民扣马号哭于道,数日不得出境。其得人情如此。
樊子盖先任武威太守,后卒于京。武威民吏闻其死,莫不嗟痛,立碑颂德。
薛胄检校相州事,甚有能名。后以罪𬭲诣大理,相州吏人素感其恩,诣阙理胄者百余人。
周罗㬋初仕陈为豫章内史,狱讼庭决,不关吏手。民怀其惠,立碑颂德焉。
裴肃为永平郡丞,甚得民夷心。岁余卒,夷獠思之,为立庙于鄣江之浦。
元岩为益州总管长史,卒官,高祖悼惜久之,益州父老莫不殒涕,于今思之。
于玺为邵州刺史,在州数年,甚有恩惠。州人张显等数十人诣阙上表请留,高祖嘉叹良久,令还邵州,父老相贺。
卫玄为卫尉少卿。仁寿初,山獠作乱,为资州刺史以镇抚之。玄到官,单骑造其营,说以利害,渠帅感说,解兵而去。除遂州总管,仍令剑南安抚。炀帝即位,复征为卫尉,夷獠攀恋,数百里不绝。玄晓之曰:天子诏征,不可久住。因与之诀,夷獠各挥涕而去。